记述唐天宝以前历代经济、政治、礼法、兵刑等典章制度及地志、民
记述唐天宝以前历代经济、政治、礼法、兵刑等典章制度及地志、民族的专书。唐杜佑撰,共二百卷,内分九门,子目一千五百余条,约一百九十万字。
唐开元末年,刘秩仿周礼六官所职,根据经史百家文献资料,撰《政典》三十五卷。杜佑以该书为基础,增益资料,扩充规模,撰成《通典》,于贞元十七年()进呈。《通典》规制宏大。上自《史记》八书、《汉书》十志,下至晋、宋、齐、魏、隋书诸志,皆所取资,并参照了《隋官序录》、《隋朝仪礼》、《大唐仪礼》、《开元礼》、《太宗政要》、《唐六典》等典制政书。《通典》确立了中国史籍中与纪传体、编年体并列的典制体,开辟了史学著述的新途径。在《通典》影响下,《通志》、《文献通考》等书相继问世,为研究中国历代典章制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杜佑编撰《通典》的目的,是要揭举先代“政治之大方”,为唐朝统治者提供“龟镜”。按照“经邦济世,治国安民”的原则,他认为治理国家,经济条件最重要,所以列食货典(十二卷)为九门之首,下面依次为选举典(六卷)、职官典(二十二卷)、礼典(一百卷)、乐典(七卷)、兵典(十五卷)、刑典(八卷)、州郡典(十四卷)、边防典(十六卷)。《通典》与旧有的史志不同,它不列天文、律历、五行、释老等,又将原地理志的内容改编为州郡典,把原属地理志的人口内容收入食货典,单开“历代盛衰户口”之目,另增边防典。并在食货典中增加“轻重”子目。这些安排都体现了“经邦济世”的原则。
《通典》全书综论有关历代政治制度、经济措施、州郡建置以及边防政令等,略于远古,详于当世,时间断至天宝年间,部分内容至中唐。
《通典》大量引用古代文献资料,其中许多文献今已亡佚,赖有《通典》得以部分保存。如《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就有近九百条材料是从《通典》中辑出的,所以该书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书中有关唐代的内容约占四分之一以上,多取自当时的官方文书、籍帐、大事记以及私人著述,诸如诏诰文书、臣僚奏议、行政法规、天宝计帐等,均属第一手材料,是研究唐史的基本史料。但有的部分取材不当,顾此失彼,间有遗漏,有的轻重失检。如兵典只注意到兵法、计谋和战例,忽视了兵制等有关内容;边防典偏重介绍边疆民族和域外王国情况,忽略防务制度措施等。
宋代史学家郑樵、马端临以《通典》为楷模,分别撰成《通志》和《文献通考》,习称“三通”。《通典》在宋、元、明、清各代有多种刻本,以清朝乾隆武英殿刻“九通本”最为流行。国外有朝鲜活字刊本。今存最古版本为北宋刻本,现藏于日本宫内厅书陵部。年日本汲古书院以其原版影印刊行,其缺卷部分用日本天理图书馆藏南宋刻本、静嘉堂文库藏元刻本补齐。
《唐会要》
记载唐代典章制度的专书。一百卷。北宋王溥撰。王溥(~),字齐物,并州祁县(今属山西)人,后周宰相,宋初罢相,迁官至太子太师。
会要体裁和《通典》的主要区别在于,《通典》是历代典章制度沿革的综合叙述;会要则是有关典章制度原始资料的摘录。唐德宗时,苏冕撰成《会要》四十卷,记唐初至代宗时典故。宣宗时,崔铉等人撰《续会要》四十卷,记德宗至武宗时故事。宋人王溥采择唐宣宗以后故事加以续补,撰成《唐会要》一百卷,于宋太祖建隆二年()正月进呈。
- 人体急救穴用处大 你知道的有几个[图]
- 建侯册封诸侯 师军队《豫》卦有利于封立诸侯行军作战震为雷、为[图]
- 《吴录》曰雍字元叹言为蔡雍之所叹因以为字焉《江表传》曰权常令[图]
- 回去之后由于他们惧怕海瑞又见他如此信任把一方的治安交给自己心[图]
- . ,妥 、安 坐也 妥安坐《诗·小雅·[图]
- 矫假托诈称热中本是心情烦躁的意思《孟子·万章上》“仕则慕君不[图]
- 这些喜剧深受人们喜爱它们那深邃的思想、纷繁复杂的主题和扑朔迷[图]
- 王濛请求做东阳郡太守抚军大将军司马昱不用他后来王濛病重将要去[图]
- 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 扬谁知火宅内元是[图]
- 王子敬王献之见《德行》 注,谢公谢安林公支道林,庾公庾亮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