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西江长江约从南京至今江西一段古称为西江牛渚亦在此段中也 谢
所西江:长江约从南京至今江西一段,古称为西江,牛渚亦在此段中。也 谢将军:东晋谢尚,今河南太康县人,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遇袁宏正诵《咏史》诗,音辞皆好,遂大加赞赏,邀其登舟长谈至天明,袁宏自此名声大振。3 “斯人”句:意思是再也没有听说有谢将军这样的人了。
秋夜里,我泊舟在西江牛渚山,天空清明,没有一丝云彩。我登上小船,仰望那明朗的秋月,徒然忆起东晋的谢尚将军。当年谢尚将军行舟经过牛渚,月夜闻客船上有人吟诗,听其音辞俱佳,叹赏不已,立即遣人询问,原来是袁宏自吟他的《咏史》诗,便急忙邀其上舟,彻夜长谈。我自忖也是一个善于吟诗的人,但却遇不到像谢尚那样的知音。知音难遇啊!明早我就要挂帆远去,唯有那秋风中纷纷飘落的枫叶,不知为何喟叹。
李白乃旷世奇才,却空怀经天纬地的韬略,无人赏识,一种怀才不遇、知音难寻的怨气如秋风回响于枯枝败叶之间,肃杀悲凉。“古来圣贤多寂寞”,李白孤高傲世,知音不遇,只得独立孤舟,把酒望月!
本诗还有一奇特之处,就是此诗虽为五律,却无对偶。大概李白才高,兴之所至,随口吟诵,没有顾及对偶吧。这一点倒是颇值得后生晚辈学习,不要被形式束缚了思想,表情达意才是文章的首要目的。
国破者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也,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3,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4欲不胜簪5。
所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也 “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3 “烽火”句:意指战争延续了整整一个春天。4 浑:简直。5 不胜簪:因头发越搔越短,连簪子也插不上。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又至,城空人稀,更使杂草丛生。感伤国事,看到花开,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滴溅在花瓣上。与家人离散已久,听到鸟叫也觉得惊心。整个春季战火不息,家人远在鄜州,自己又被困长安,音讯难得,一封家书真抵得上万两黄金。愁闷心烦常搔头,白发越搔越短,短到插不上发簪了。
都城沦陷,满目疮痍,唯有山河依旧;人烟稀少,草木深密,又是鸟啼花开。春光本来妩媚,却是硝烟弥漫,战火不断,诗人伤家流离,哀国残破,泪溅花瓣,闻鸟啼而惊,思家心切,爱国情深。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该诗可谓杜甫五律中的代表作之一。
今夜鄜州月,闺中者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 什么是卤簿?[图]
- 他说天帝是没有偏袒的挑选人民中间有德行的帮助他成功只有聪明睿[图]
- 末《解诂》“末无也”狐壤之战据《左传·隐公十一年》隐公还在做[图]
- 弁及下“冔”、“收”是三代斋戒、祭祀所戴冠名素积裳名积谓襞积[图]
- 辐之入毂各值其凿不得相通犹人臣各守其职不得相干尝被甲而免射者[图]
- 寤(wù)睡醒服虔擅长《左传》之学准备为它作注释想要参考比较[图]
- 离娄相传是黄帝时目力极强的人 公输子名般(或作[图]
- 至迎娶日儿家以车子或花檐子发其迎客引至女家门工女家管待迎客用[图]
- 治修夫子指孔子身亲自白禀告主簿官名主管文书、办理事务素书写在[图]
- 我本想你来营中见面因路途遥远而且又有危险所以你就不要来了暂且[图]